2024年12月28日,中國式現代化與中國特色社會工作新使命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成立三十周年分論壇在我校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社會與民族學院、《中國志愿服務研究》雜志、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老年學與社區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國古典社會學(群學)研究中心共同主辦。來自全國各高校的社會工作教育者、科研機構研究專家、黨政機關部門領導、社工專業的本碩博學生參加會議,聚焦中國式現代化與中國特色社會工作新使命的關系,共同探討中國社會工作的獨特路徑和價值,構建與中國式現代化相適應的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體系。

研討會現場
出席本次會議的領導和嘉賓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黨委書記崔唯航,黨委常委、副校長張樹輝、姜飛,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社科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院長張翼,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陳光金,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所所長王延中,中國社會工作學會會長、中國社工教育協會名譽會長王思斌,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會長馬鳳芝等。

崔唯航致辭

姜飛主持大會開幕式

張翼教授致辭

王思斌教授致辭

陳光金教授致辭

王延中教授致辭

張樹輝出席會議

馬鳳芝教授致辭
大會開幕式由姜飛主持。崔唯航代表學校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參會的領導和同仁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王思斌教授回顧了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30年的發展歷程,他強調,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工作重要論述為指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工作。張翼教授代表中國社會學會對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成立30周年表示熱烈祝賀。他回顧了中國社會學會的成立歷程,指出社會學在推動社會工作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王延中教授就民族學與社會學的關系發表見解。他指出,社會工作與民族工作息息相關,呼吁相關學科互促互進、融合發展,一同投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進程中去。馬鳳芝教授回顧了中國社會工作學科的發展歷程,她強調,在全球社會工作發展背景下建構本土社會工作知識話語體系。陳光金教授指出,中國特色社會工作應緊密圍繞“三新兩基一服務”核心內容,發揮其在社會治理和群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時應推進社會工作學科的轉型,構建與新時代使命相適應的自主知識體系。

趙一紅教授主持

李迎生教授作主旨演講

孫傳超作主旨演講

鄒學銀作主旨演講

陳樹強教授作主旨演講

田豐研究員作主旨演講

郭偉和教授作主旨演講

衛小將教授作主旨演講

韓克慶研究員總結評議

李煒研究員總結評議
主旨發言環節由社會與民族學院執行院長趙一紅教授主持。中國社會工作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李迎生教授;北京市房山區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孫傳超;中國社會工作學會秘書長鄒學銀;中國社會工作學會副會長、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陳樹強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田豐;中央民族大學郭偉和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社會建設》副主編衛小將先后作了主題報告,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研究員韓克慶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李煒分別對上述發言進行總結評議,對各位專家提出的理論思考和政策建議給予了高度評價。

“新格局下我國社會工作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分論壇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與中國特色社會工作新使命”分論壇

“中國式現代化與中國特色社會工作人才培養”分論壇

“社會工作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本土理論與中國經驗”分論壇

“信訪工作領域的社會工作”分論壇

“社會工作促進志愿服務制度建設”分論壇

“新質生產力與中國特色社會工作服務模式創新”分論壇

“中國特色社會工作實踐的學理化研究與自主知識體系創新”分論壇
大會圍繞“新格局下我國社會工作發展的機遇和挑戰”、“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與中國特色社會工作新使命”、“中國式現代化與中國特色社會工作人才培養”等八個主題設置了分論壇,分享各地在社會工作領域的創新實踐與寶貴經驗,共同探討中國特色社會工作的使命與未來。

全體與會人員合影
與會專家、學者就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的社會工作新使命、新挑戰與新機遇達成了廣泛共識,為社會工作人才培養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通過分享全國各地在社會工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為未來的研究和實踐提供了寶貴的學術資源和實踐智慧,也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工作的發展與創新提供了重要思路與方向。
(來源:社科大社會與民族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