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6日下午,講座《有聲語言的藝術表達》在良鄉校區研究生教學樓219教室成功舉辦。

講座嘉賓吳倩老師在中國傳媒大學獲得中國播音學博士學位,是中華女子學院播音主持專業講師,曾先后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新華社、中紀委網站等多家媒體擔任主持人、編輯和記者,并于2008年擔任了北京奧運會場館解說。吳老師有著專業的播音主持能力,兼備扎實的語言功底和表達技巧,對語言藝術有著深入的理解,并在該領域不斷鉆研、探索。
教室座無虛席,近100名同學聆聽了本場講座。本次講座旨在讓同學們更好了解語言表達的技巧,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感情,深入地體會語言藝術的魅力。藝術之旅在輕松歡快的氣氛中開啟,吳老師通過列舉豐富的案例,讓專業的理論變得淺顯易懂,為我校大學生帶來一次語言藝術的洗禮。

講座一開始,吳老師從審美層面和技術層面為我們解釋了什么是“有聲語言的藝術表達”,強調語言是一門藝術、語言表達要講究“真”。吳老師還邀請臺下同學嘗試播讀稿件,體會播音的門道,并提出了好的建議,還親自做了示范,同學們被老師的精彩講授深深吸引,興致盎然。
緊接著,吳老師從三個方面為我們介紹表達藝術:聲音中的藝術、吐字中的藝術、創作中的藝術。講座過程中,吳老師幽默風趣、熱情投入而極具感染力的講授方式給同學留下了深刻印象,博得了在場學生的陣陣歡笑和掌聲。其間,同學們熱情高漲,積極舉手發言,參與到吳老師準備的小活動中,現場氛圍十分活躍。講座將要結束時,全體觀眾起立,運用吳老師講授的知識技巧,懷著真摯的情感,一起誦讀余光中先生的《鄉愁》,聲音洪亮,富有深情。最后,吳老師與臺下同學就講座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講座圓滿落幕。
本次講座受到同學們的熱烈歡迎,讓同學們了解到語言表達藝術的多樣性和重要性,對藝術化的表達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將對提高同學們日常的語言表達產生積極影響,促進同學們的社會交往能力。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短短兩個小時的學習,自己掌握了多種通過語言更好待人接物、處理事情的方法,收獲頗豐,這是一次有意義的活動,也是一次成功的講座。

社科之聲廣播臺主辦并供稿
2018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