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實踐育人視角下的哲學社會科學拔尖人才培養——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第二屆“知行社科”實踐育人學術研討會在良鄉校區舉行。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張樹輝出席并致辭,科研處處長王煒致辭。研討會主題為“共建‘大思政’體系視野下的實踐育人新范式”。
來自清華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工商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京內高校的教師代表出席研討會。各學院、教務處、校團委等部門的老師近50人參加會議。

張樹輝代表學校對研討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祝賀,向遠道而來的參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對支持我校實踐育人工作的上級團組織和兄弟高校表達了謝意。他強調,黨中央高度重視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將思政課建設置于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他指出,“實踐育人”是社科大思政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舉辦“知行社科”系列學術研討會,系統化地探索并構建“實踐育人”的理論體系與實踐路徑,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發揮優勢,推動“實踐育人”工作。
在上半場“實踐育人的理論構建與路徑探索”的主題研討中,上級領導機關相關負責同志,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中國化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賀新元,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副教授鄧喆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教授王維國圍繞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而精彩的主旨發言。他們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出發,深入剖析了實踐育人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則以及其在現代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通過理論闡述與實例分析,不僅揭示了實踐育人的內在邏輯與運行機制,還積極探索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實踐路徑,為實踐育人的有效實施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



下半場中央財經大學團委副書記李彥君、北京外國語大學團委書記黃倫倫、北京中醫藥大學團委書記宋珊珊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團委書記漆光鴻聚焦“‘大思政課’格局下實踐育人的創新發展與經驗”這一主題展開深入討論。他們結合當前教育改革的時代背景,深入探討了“大思政課”與實踐育人之間的內在聯系及相互促進關系。通過分享各自在教學實踐中的創新舉措、成功案例以及寶貴經驗,不僅展示了實踐育人在“大思政課”格局下的廣闊應用前景和強大生命力,還進一步激發了與會者對實踐育人未來發展的無限遐想與美好期待。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張瑜,新聞傳播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教授畢琳,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劉亞瓊,北京工商大學團委書記單紫薇,首都師范大學團委副書記郭政圍繞高校實踐育人的重要性、創新形式、主要內容、挑戰及改進方向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王維國用“三新”(新平臺、新收獲、新起點)、“三實”(厚實積淀、厚實學養、厚實協同)和“三期”(未來事業可期、合作可期、友誼可期)對研討會進行總結發言,他認為本次研討會有力推動了思政教育理論和實務的協同,希望進一步深化,結出豐碩成果。漆光鴻代表組委會向所有撥冗出席本次研討會的嘉賓和為本次研討會成功舉辦而辛苦付出的工作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期待更多的人加入到實踐育人的行列中來,共同探索實踐育人的新路徑、新方法、新機制。
(來源:青春社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