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哥倫比亞詩歌朗誦會在京成功舉行
為促進中哥兩國文化的交流與相互理解,增進兩國人民友誼,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與哥倫比亞駐華大使館聯合舉辦的“中國——哥倫比亞詩歌朗誦會”于9月26日上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良鄉校區順利舉行。
本次朗誦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外國語學院與共青團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委員會承辦,得到了中國外國文學學會西班牙葡萄牙語文學研究分會的大力支持。
哥倫比亞駐華大使Sergio Cabrera先生親率文化參贊Melisa Murcia和兩位哥方專業演員助力現場。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黨委書記崔唯航,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外國語學院院長程巍,校長助理展龍出席。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李提,外國語學院執行院長高海龍,外國文學研究所和來自校內外的觀眾300余位參加活動。
活動以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學生藝術團合唱隊深情演繹的阿卡貝拉“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開場。
崔唯航致辭
崔唯航致辭表示,在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背景下,中哥詩歌朗誦會的成功舉辦將是對國際文化傳播交流的一次生動詮釋。通過這樣的文藝活動,我們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的國際舞臺,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更以詩歌為媒介,為進一步深化中哥兩國在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構建更加和諧的世界文化景觀貢獻自己的力量。
Sergio Cabrera致辭
Sergio Cabrera致辭表示,文化是開拓哥-中國際對話空間的良好工具,本次活動是兩國文化對話的具體化體現。太平洋兩岸的人們雖相距遙遠、風俗習慣不同,但不約而同地對文字和書面語言有著高度敏感性,我們通過西班牙語和中文互譯的雙語詩歌,面對人類共通的問題,交流思想,產生共鳴,從而增進友誼。
程巍致辭
程巍致辭表示,中國與哥倫比亞都是飄滿了詩句的文學之國。這一次的相聚,不僅為了共賞詩歌的韻律與深意,更為了加深中哥兩國間的文化理解和尊重,以詩歌的力量,展現文學在跨文化對話中的獨特價值。
中哥雙方朗誦者共為朗誦會獻上十一首朗誦作品。
校學生藝術團主持朗誦隊表演《將進酒》(“A beber”)
哥倫比亞演員Dorado帶來充滿神秘色彩的“Menos un milagro”(《少了一樣奇跡》)和“Brujería”(《巫術》)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汪天艾中西雙語朗誦《冬天的信》(“Car de invierno”)
哥倫比亞演員希梅內斯朗誦“Las Cicatrices”(《疤》)和“Exilio”(《流亡》)
中國音樂學院長笛演奏家蘇孟和鋼琴伴奏雷博涵表演《沙米娜德小協奏曲》、《內蒙古草原上》《漁舟唱晚》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魏然朗誦《與李賀共飲》(“Compariendo un trago con Li He”)
希梅內斯帶來“Cartas de mujeres de este país”(《這個國度女性的來信》)
多拉多朗誦“Terreno común”(《共同之地》)
多拉多與魏然共同演繹《在面朝大海的酒吧》(“En un bar frente al mar”)
在校學生藝術團主持朗誦《七律·長征》(“La larga marcha de las siete leyes”)
(供稿|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