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座現場
8月2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在良鄉校區舉辦主題為“學習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領悟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2024級新生入學教育講座。本次講座由校黨委常務副書記、校長張政文主講,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張樹輝主持。

張政文開講入學教育講座
張政文指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同學們將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這一偉大歷史進程中的參與者、見證者、創造者。新時代青年有責任為這項偉大的事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因此,同學們要深刻領悟并堅決執行黨中央的決定,從本質上理解中國式現代化。
張政文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完全不同于西方現代化的發展模式,是對既有現代化模式的超越與創新。中國式現代化有五大本質特征: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歷史和現實充分表明,中國式現代化走得通、行得穩,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是一條康莊大道。我們要按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時,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張政文旁征博引,通過中西對比、古今互鑒的方式,生動且深刻地向同學們闡釋了現代化國家和傳統社會的基本特征,并帶領同學們回顧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發展脈絡。

張樹輝主持
張樹輝作主持總結。他認為,張政文的講座結合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同學們清晰地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這五大特征意味著我們對西方的現代化理論實現了超越,開辟了一條嶄新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道路。希望同學們勇敢擔負起新時代賦予的重任,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努力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貢獻青春力量,并祝愿大家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取得卓越成就,不斷成長,不斷自我突破,在自己的賽道上跑出最好的成績,在社科大這片沃土上開出一朵朵色彩斑斕的青春之花。

同學們認真聽講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