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首屆本科生跨學科學術論壇成功舉行
11月2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首屆本科生跨學科學術論壇暨“全球發展:共同使命與行動價值”學術研討會在線上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黨委書記高培勇出席并致辭。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張樹輝出席開幕式。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程恩富教授、郭冠清教授、柴寶勇教授、皇娟副教授、羅歡欣副教授等學校領導和專家學者參加開幕式,科研處處長王煒、校團委負責人漆光鴻作為指導單位代表參加會議。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學生會主辦,得到學校“人文社會科學新苗支持計劃”專項支持。開幕式由校學生會執行主席趙習堯主持。
跨學科學術論壇分享會
高培勇致辭
高培勇為開幕式致辭。他指出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以培養學問大家、學術大家為己任,把學術訓練貫通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本科生跨學科學術論壇是一次寶貴的探索,希望以此為代表的各類本科生學術活動,能激發同學們投身科研的熱情、真正鑄牢學術研究的基本功。他鼓勵同學們“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讓青春之花飛揚華夏四季。最后,高培勇書記對論壇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
王煒致辭
王煒說,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科研處全力支持我校師生科研活動,以科研實踐作為培育本碩博學生研究能力的重要抓手,以期激發學生科研興趣,樹立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最后,王煒預祝此次跨學科論壇取得豐碩成果。
程恩富作主旨報告
程恩富圍繞“當前國際經濟政治格局的馬克思主義分析”進行主旨報告。程恩富以如何看待當前國際政治經濟的新格局作為突破口,從馬克思主義角度研究了國際形勢。他指出,在全球疫情背景下,國際經濟新格局是東升西降,國際政治新格局是美國霸權衰退,我國仍將堅持防控疫情和經濟發展兩不誤,推動共同富裕,堅持人類命運共同體,反對霸權主義,發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優勢。
郭冠清作主旨報告
郭冠清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文明邏輯”進行主旨報告。郭冠清指出,中國式現代文明與西方文明的區別在于中國式現代文明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人民為中心且立足于我國國情和平發展的文明。郭冠清分享了西方現代化文明和中國現代化發展道路的經濟學觀點。
柴寶勇作主旨報告
柴寶勇圍繞“現代中國的民主觀:基于全人類共同價值之上的中國式民主”進行主旨報告。柴寶勇指出,中國式民主具有共享性,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革命建設歷程中逐步形成了中國式民主的基本觀念和內涵,它表現為價值追求、文化基因、制度設計和治理趨向相統一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開啟了人類民主發展新階段,賦予了中國式民主新內涵。柴寶勇從文化的角度解釋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深沉力量。
學術研討會
跨學科學術研討會在下午進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東南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和西北政法大學等高校的10位本科同學相聚云端,圍繞“全球發展:共同使命與行動價值”主題,就各自的論文進行了交流發言。皇娟、郭冠清、羅歡欣三位專家分別對分享同學的論文進行了點評。學術研討會由校學生會學習部劉逸凡主持。
Part 1
皇娟對三位同學的論文進行了細致的點評,并分別提出建議。
Part 2
郭冠清對三位同學的論文進行點評,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與看法。
Part 3
羅歡欣對四位同學的論文進行點評,并對同學們的論文寫作與學術研究提出建議。
回顧與展望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讓世界各國人民共享人類發展成果,共創美好未來,這是人類和平發展的共同使命。而跨學科融合研究對于“全球發展:共同使命與行動價值”這一命題的研究至關重要,這也是本次論壇的意義所在。
經過與會各方的共同支持與不懈努力,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首屆本科生跨學科學術論壇暨“全球發展:共同使命與行動價值”學術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參與其中的同學與老師進行了精彩的思想碰撞與跨學科學術研討。
期待更多同學能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各類學術科研活動中,把自己的人生志向和哲學社會科學事業聯系在一起,把學科交叉融合的辯證性思維更好地運用于學術探討,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貢獻更多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