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使青年學生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全面把握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相關政策,增強對身負歷史使命的理解,2019年11月29日下午,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學部委員系列講座暨“形勢與政策”報告會第七期在良鄉校區研教樓122舉行。本次講座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原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張曉山研究員擔任主講嘉賓,副校長林維教授主持報告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曉山研究員為本科生授課
張曉山研究員以《關于農業農村改革與發展的幾個問題》為題,從農村改革、農業發展與新型農民三方面分享了他對《習近平關于“三農”工作論述摘編》的研究闡釋。首先,張曉山研究員回顧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從城鄉二元結構到城鄉融合發展的政策觀念轉變,又從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等方面重點解釋了為什么習近平在2016農村改革座談會說“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接著,張曉山研究員分析了圍繞“中國誰來種地”問題,分析中國農業農村現狀,指出多元并存的農業經營模式和農業經營主體將長期存在,小農戶家庭經營將仍是我國農業的主要經營方式,并對農民提出成為高素質新型農民的要求。
副校長林維教授主持講座
張曉山研究員著重強調了“在城鄉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如何保護小農戶的權益?如何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問題。并結合中美貿易戰中的大豆問題和近來的豬肉價格上漲問題,分析了應如何保障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和糧食安全。最后,為2020年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出5個著力點。
報告會結束后,張曉山研究員結合自己的研究經歷,從突出問題意識、發現和研究基層的創新、化繁為簡抓綱帶目與立場決定觀點等四方面為同學們的研究學習提出指導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