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达人-阿拉丁神迹_百家乐群lookcc_全讯网备用 (中国)·官方网站

校園門戶 校長信箱
xzxx@cass.org.cn
人才招聘 聯系我們
當前位置: 首頁 > 社科大要聞 > 正文

社科大要聞

海峽兩岸醫事刑法研討會成功舉辦

2018-04-12

信息中心訊(潘雨洪 董光輝 朱學進)3月31日,海峽兩岸醫事刑法研討會在我校西三環學區成功舉辦。

(集體合影照片)

(王新清教授照片)

本次研討會的開幕式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執行院長吳用教授主持。在致辭環節,首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副校長王新清教授發言,王校長向與會嘉賓介紹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的由來和現狀,并希望與會嘉賓多關心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的發展。接下來由北京大學法學院梁根林教授致辭,梁教授表示不管是大陸同行還是海峽兩岸的學者之間的學術交流和學術交鋒是超越個人義氣的,并且希望大陸地區關于醫事刑法的研究越來越多。臺北大學法學院名譽教授甘添貴致辭中希望通過交流、溝通來彌補海峽兩岸制度、觀念上的差異。致辭后論壇正式開始。

第一議題是患者自我決定權與專斷醫療行為,清華大學法學院的周光權教授擔任本議題的主持人,三位報告人分別是高雄大學法學院張麗卿教授、東南大學法學院劉建利副教授、臺北大學法學院甘添貴教授,評論人分別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劉明祥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車浩副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江溯副教授。

(張麗卿教授照片)

第一位報告人為張麗卿教授。首先,張教授強調“善終”的意義在于確保病人的生命品質與尊重其人性尊嚴。根據臺灣的《病人自主權利法》,醫療人權(善終權)的法律意義主要在于滿足病人對生命質量與人性尊嚴的需求,病人自主決定權的另一個面向就是拒絕醫療權。接下來,張教授主要介紹了《病人自主權利法》中病人預立醫療決定的法定程序,并從四個方面對該規范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一是得以善終醫療的病情與認定,二是預立醫療決定的程序與執行,三是醫療委任代理的內涵與真意,四是該法所涉及的法律責任與免除。

(劉建利副教授照片)

第二位報告人為劉建利副教授,他主要從安樂死和尊嚴死的角度探討了晚期患者自我決定權的刑法邊界。目前中國司法實務部門并沒有從正面承認安樂死,但已經在有意識地將安樂死和一般故意殺人罪進行區別對待。針對積極安樂死合法化的問題,劉教授強調,只有同時符合“自我決定”和“社會決定”兩個條件時,積極安樂死才是合法的。同樣,尊嚴死的合法化理由不是患者的“自我決定”和“治療義務的界限”,而應該是患者的“自我決定”與“社會決定”,只要滿足其中之一,尊嚴死就應該獲得容許。此外,劉教授還深入分析了如何判斷患者是否有自我決定權的標準問題。

(甘添貴教授照片)

第三位報告人為甘添貴教授,甘教授首先用五個案例引導出了專斷醫療行為與故意傷害罪的區別,接著對醫學倫理原則、醫學倫理思維的改變、病人自我決定權的行使、專斷醫療行為的概念進行了介紹。甘教授認為,學說上對于專斷醫療行為應否負故意傷害罪的罪責分為有罪說和無罪說,而醫療行為的適法性要求其主觀上是基于治療目的,客觀上得符合醫療常規。此外,甘教授進一步對醫療常規、醫療水平、業務正當行為、告知后同意與被害人承諾等概念進行了比較分析。

在評論環節,劉明祥教授表達了對甘添貴教授用緊急避險來解釋緊急情況下專斷性醫療行為阻卻違法觀點的贊同。劉教授認為,專斷醫療行為對緩和當下醫患關系是很有必要的,緊急情況下的專斷醫療行為并不構成我國刑法意義上的故意傷害罪,同時也不能用推定患者同意的法理來解釋專斷醫療行為的合法性。接下來,針對張麗卿教授的報告,車浩副教授提出了他對病人自我決定權中特殊身份主體以及預立醫療決定程序中醫生保證人角色相關問題的思考,并提倡大家脫離傳統的刑法,從外部思維的角度去探討病人自我決定權以及生命的意義。最后,江溯副教授從純粹法學的角度對劉建利教授報告中的案例進行了梳理。他認為即使目前安樂死沒有合法化,也未必不能在現有法解釋學的框架下為安樂死找到相關的出罪理由。評論環節之后三位報告人又分別進行了回應。

(林東茂教授照片)

第二議題是患者承諾,由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梁根林主持。首先由東吳大學法學院林東茂教授作報告,其報告的題目是《病人同意的刑法問題》。林東茂教授首先拋出了自己的觀點:經過病人同意,則醫生的侵入性醫療行為、對病人身體完整性的破壞都不構成侵害。其次,在同意的要件方面,基礎要件有四:一、告知,即要求將意思表示清楚明白的表達出來,告知的內容即醫生的說明義務:診斷的說明、方法的說明、安全的說明、風險的說明,告知的形式除了書面告知外,還要有口頭告知。二、同意的內容,不僅包括允許他人可以實施某種行為,更重要的是,同意接受因實施某種行為而導致的某種結果。三、認識能力,同意者不需要具備民法上的行為能力,因為同意不是法律行為(如契約),但同意者必須理解同意的內容與意義。四、同意的代理,若法益持有人欠缺必要的認識能力,可由法定代理人代為同意。隨后,關于不理智或不專業的同意,林教授表示,病人基于不專業的認識、不理智的認識而發出的同意的意思表示是無效的。

(曹斐講師照片)

其次,由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國際法學院講師曹斐作報告,她報告題目是《患者同意在大陸刑法上的效力》。報告人從教義學的角度出發,通過論證患者同意作為正當化事由需要作用于具體的構成要件、部分醫療行為符合《刑法》第234條故意傷害罪構成要件、被害人同意是已被我國刑法接納的正當化事由、醫療行為的其他正當化事由(如業務上之正當行為和緊急避險)在缺乏患者同意時的失靈等路徑得出了自己的結論,即涉及重大身體法益的醫療行為可以符合故意傷害罪的構成要件,其可以依據多種正當化事由阻卻違法性,如緊急避險、業務上的正當行為、患者同意,在未征得患者本人同意的醫療場合,需要考察是否存在等同于患者同意的他人同意,或者其他正當化事由,如推定同意。

緊接著,由清華大學法學院勞東燕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付立慶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法學院秦一禾副教授針對兩位報告人的報告進行評論。勞東燕教授針對報告人的議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是否要區分被害人承諾與被害人同意?區分兩者的理論前提是法益的客體化與主體的自由支配權、構成要件和違法要件構成的區別;在病人的自我決定權上,如何設定規范的標準、家人參與自我決定權甚至取代自我決定權行使、醫療行為的正當化依據等問題也值得注意;被害人同意和被害人承諾的規范性限制問題,除了善良風俗,風險分配和預防目的也是重要因素;被害人同意和被害人承諾應放在歸責問題之下考慮。付立慶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問題:被害人同意和被害人承諾是阻卻構成要件還是阻卻違法?醫生的專斷醫療行為在大陸醫患關系緊張的背景下,是理論問題還是實踐問題?秦一禾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正當的醫療行為在大陸地區存在合法化方面的問題,此外,尊重自我決定權與東方的溫情主義的沖突如何解決?病人的知情權的知情的程度如何衡量?

(主席臺照片)

(楊丹教授照片)

第三議題是醫事刑法前沿,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馮軍教授主持。首先是暨南大學法學院楊丹教授進行尖端醫療刑法研究論綱報告,楊教授先界定了尖端醫療的概念,從法律和醫療兩個維度展開,即納入研究范疇的某一醫療技術既要在醫學上是尖端的,其引起的問題在法學上也要是尖端的,對法學理論和法律實踐形成了新的挑戰。隨后介紹了尖端醫療領域性法規的基礎理論,尖端醫療直指人格尊嚴,構成刑法介入的根據,關乎人的出生、死亡和生命質量,帶來了生命倫理的思考,人格尊嚴成為其根本議題。從刑法謙抑主義角度,刑法介入的目的在于既要抑制和預防嚴重侵犯法益的行為,也要為尖端醫療的研究和實施保留必要的空間,不能過度阻礙醫療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其次是借鑒Feinberg的刑法理論,嘗試提出尖端醫療領域相關行為入罪化的框架性標準:一是尖端醫療技術的研究或應用嚴重侵犯了人的尊嚴是入罪化的根據;二是澄清和確認尖端醫療技術的基礎性醫學事實是入罪化的前提;三是實施了客觀的、外在的尖端醫療或者關聯行為是入罪化的中心,這是行為主義原理在尖端醫療領域的強調;四是生命倫理、醫療一般法律不足以規制尖端醫療的濫用是入罪化的關鍵;五是充分考慮與尖端醫療相關的倫理、宗教、文化、歷史和社會觀點是入罪化的保障。楊教授還提出了尖端醫療刑法的五項立法原則,即事實確定化、類型化、和諧化、國家化和前瞻化。最后楊教授介紹了具體尖端醫療技術研究和應用中的刑法規制。

(于佳佳副教授照片)

第二位作報告的是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的于佳佳副教授,她談論了遠程醫療安全底線的法律保障問題。于教授首先指出了遠程醫療定義即利用通訊、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等信息化技術遠距離傳送診療服務,隨后談到執業門檻相關的法律問題,如在行業準入問題上國內目前已開設的遠程醫療模式:實體醫院的延展模式、第三方醫療端模式和真正的網絡醫院模式。在跨地執業問題上,遠程醫療也要從公私兩個角度來考慮。其次,在醫療水準相關法律問題上,要做好醫師親自診療義務和醫療責任分配工作。

(韓政道講師照片)

最后作報告的是僑光科技大學財經法律學系韓政道講師,他匯報的主題是重癥新生兒的醫療決策和保障問題。韓老師從重癥新生兒醫療現狀出發,以齋藤事件為引子,提出重癥新生兒往往因為得不到有效的醫療保障而被放棄,并提出父母在非理性拒絕治療的情況下的應對措施,通過治療義務限定論指出正當化解構治療行為的同時,要對父母權利獨立活動進行限縮性考慮,并提出親權的本質不是支配權,而是保護主義。他主張以優越利益的擔保為標準,采取優越利益擔保說的主要原因在于為避免父母非理性的斷絕新生兒接受醫療的機會和權利,應排除父母原先的利益保證人地位,將父母的拒絕治療意思無效化。同時,醫師將成為新生兒的客觀利益保證人。

接下來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法學院李衛紅教授對楊丹教授的匯報進行評論,她提出要界定準確的研究對象范疇,并指出尖端醫療與利用尖端醫療犯罪是不同的概念,對于尖端醫療保護法益是什么,應當進行類型化解釋。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黃曉亮教授對于佳佳副教授的匯報作出肯定,指出于教授的匯報強調貫徹了醫患關系,體現了中國大陸的特色,遠程醫療需要合法行醫許可;在網絡方面,提到了醫療咨詢的合法性問題,要更加重視醫療會診問題中的責任劃分;并提出遠程醫療需要以特定技術作為保障。最后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樊文研究員針對韓政道講師的匯報作出評論,他強調刑法是事后法、補充法,刑法在處理問題尤其是父母濫用親權的問題上,如何保護重癥兒的權益尤為重要。

(林維教授照片)

本次研討會閉幕式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法學院何慶仁教授主持,首先由高雄大學法學院張麗卿教授總結發言,張教授代表臺灣地區刑法學者熱情邀請與會嘉賓去臺灣參加相關刑事會議,并感謝主辦方的投入和組織。隨后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劉明祥教授表達了看到大陸醫療刑法研究后繼有人的欣喜,并希望有更多人參與進醫療刑法的研究中。最后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林維副校長總結發言,林校長表示希望隨著學校改革的進行,能夠通過類似活動的舉辦做到科教融合、教學強院的目標。最后,本次研討會在掌聲中圓滿結束。(攝影/吳奇龍)

大发888官网df888esbgfwz| 蒲江县| 百家乐官网筹码皇冠| 赌场百家乐网站| 博雅德州扑克网页版| 百家乐官网下路教学| 百家乐官网视频麻将下载| 如何赢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德晋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峨山| 玩百家乐平台| 皇冠网足球开户| 百家乐官网几点不用补牌| 百家乐官网有多少种游戏| 大发888-娱乐场| 红桃K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大富豪棋牌游戏中心| 百家乐官网百战百胜| 大发888娱乐城贴吧| 百家乐官网单人操作扫描道具| 高级百家乐桌布| 平注打百家乐官网的方法| 大发888游戏官方| 澳门赌百家乐官网打法| 九州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大发888二十一点| 百家乐官网线路图分析| 昭平县| 欢乐博百家乐娱乐城| 代理百家乐官网免费试玩| 盛世国际娱乐| 百家乐PK| 巴黎人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新2娱乐城| 百家乐娱乐备用网址| 澳门百家乐官网娱乐城送彩金| 大发888线上娱乐城二十一点| 百家乐图淑何看| 下载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翻天腾讯视频 | 百家乐怎么会赢|